张释之执法文言文翻译及解析

11 阅读:14 2025-07-10 02:50:23 评论:0
张释之执法文言文翻译及解析 第1张

张释之,字子由,西汉时期著名法学家,曾任廷尉,以执法公正、刚正不阿而闻名于世。其执法之事,多载于《汉书·张释之传》中,文言文记载详实,引人深思。本文将针对《汉书·张释之传》中关于张释之执法的一段文言文进行翻译与解析,以展现张释之的执法精神和当时的司法状况。

原文如下:

“释之居廷,常以法平决疑狱。廷尉监史赵禹谓释之曰:‘君为廷尉,当用法律平决疑狱,何乃自用意,不循故事?’释之曰:‘吾闻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用之,则民安;不用,则民乱。吾所以自用意者,欲以正天下之不正,而使天下之不正者,不得其正也。吾虽不循故事,然必循法。法者,国之权衡也,不可轻也。’”

翻译如下:

张释之在廷尉任上,常常依法公正地裁决疑难案件。廷尉监史赵禹对张释之说:“您作为廷尉,应当依法公正裁决疑难案件,为何还要自行其是,不遵循旧例?”张释之回答:“我听说,法是天下公器。运用得当,则民众安定;运用不当,则民众混乱。我之所以自行其是,是想矫正天下之不正,使那些不正之人不得其正。我虽然不遵循旧例,但必须遵循法律。法律是国家的权衡,不可轻视。”

解析:

1. 张释之执法的原则:张释之认为,法是天下公器,应当公正运用,以维护社会秩序和民众利益。他的执法原则是以法律为准绳,不偏不倚,力求公正。

2. 自用意与循故事:赵禹认为张释之不应自行其是,而应遵循旧例。这反映了当时司法实践中,既有法定的程序和规则,也有一定的灵活性。张释之的回答表明,他在执法过程中,既注重法律的公正性,也关注法律的适用性。

3. 法的权衡作用:张释之强调法律是国家的权衡,不可轻视。这表明他认识到法律在维护国家稳定和公平正义方面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法治观念。

4. 对当时司法状况的反映:这段文言文反映了西汉时期司法实践中的一些特点,如法律的重要性、执法的公正性以及司法过程中的灵活性等。

总之,张释之执法文言文翻译及解析,不仅展现了张释之的执法精神和法治观念,也为我们了解当时司法状况提供了重要资料。在今天,我们仍可以从张释之的执法实践中汲取智慧,以期为建设法治社会贡献力量。

推荐文章

本文 快租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www.kuaizu.me/post/18328.html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