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雨孟:上市公司可持续工作现状及实践
2025年7月10-12日,2025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提质向新,智赢未来”,由“闭门峰会、大会论坛、技术领袖峰会、多场主题论坛、N场行业发布、主题参观活动”等15场会议和若干配套活动构成,各场会议围绕汽车行业热点重点话题,探索方向,引领未来。其中,在7月11日下午举办的“主题论坛二:以ESG打开汽车投资新视角”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公司治理部孙雨孟发表精彩演讲。

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
感谢汽车工业协会的邀请,也很高兴今天有机会代表协会跟大家做分享。
中上协是受证监会业务主管、服务上市公司的自律性组织,今天我分享的内容也主要是结合目前在资本市场领域,从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工作的整体情况角度做介绍。
我介绍的内容会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目前上市公司开展可持续信息披露方面的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上市公司开展可持续工作的实践情况。
第三部分,协会角度提出的工作建议。
一、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情况
刚才秘书长也提到,在资本市场领域,经过长期发展,去年4月份沪、深、北三个证券交易所在证监会的统一指导下发布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指引的出台标志着在整个A股市场,第一次有了规范统一的可持续信息披露规则。配合指引的出台,去年9月份,中上协在证监会指导下编写发布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工作指南》,三所(沪深北)也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发布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目前在A股上市公司层面,可持续信披形成了以交易所的指引为“考纲”,以编制指南为“教科书”,以中上协的工作指南为“教辅材料”的体系。
先简要列了目前交易所指引的一些内容要点:
适用范围,采取了强制披露和鼓励披露相结合的方式。强制披露范围内的主体包括被纳入特定指数的样本公司、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在数目上大概是400多家。根据我们对2024年度的情况统计,准确数字是412家。
在应用时间上,指引要求上市公司最晚在2026年(明年)披露今年(2025年度)的可持续发展,当然,指引本身也鼓励上市公司提前进行适用和披露。
从体例结构上来看,指引是一份综合性文件,同时涵盖了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治理三个维度的披露要求。同时,采取了兼顾影响重要性和财务重要性的双重重要性原则。对于那些对企业而言具有财务重要性的议题,企业要按照从“治理-战略-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和目标”四支柱的披露体系进行披露。
指引设置了三个维度项下的21个具体议题,这些议题当中既有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这种国际社会都在普遍关注的议题。同时,也有一些乡村振兴、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等更体现国情的议题。
在大家比较关注的气候信息问题上,指引要求企业披露范围一、范围二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对于范围三则是鼓励披露。对于采用情景分析等方式进行气候适应性评估及进行鉴证,都采取鼓励而非强制的要求。
看完了规则之后,落实到上市公司在开展信披方面的具体情况,我们总结了以下几个亮点:
(1)上市公司披露数量持续增长。
(2)可持续发展报告成为主流披露形式。
(3)报告整体披露的量化程度和完整性都在不断提升。
可以从一些具体数据来看一下这几方面的情况。
首先,关于ESG相关报告的披露率和披露数量的问题,根据统计,截至今年4月30日,已经有2465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他们的ESG相关报告,披露率达到45.56%。
从整个近五年的趋势来看,相较于2021年数量的增长已经超过了1倍,披露率的增长了20个百分点,有非常明显的提升。
当然,我们在这里所说的ESG相关报告其实是既包括目前指引所规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ESG报告,同时也包括传统的社会责任报告,社会责任报告更侧重于披露一些定性信息,回应多元的利益相关方要求,可能更多是有一些宣传性质的目的在里面。
但可持续发展报告、ESG报告更多要求大家披露体系化的定量信息,从而回应投资者的需求、资本市场的关切。《指引》明确,按照《指引》的规定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ESG报告的公司,无需再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对于已经披露了ESG相关报告的公司,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统计,其中披露“ESG”及“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公司占比在不断提升,而“社会责任报告”的占比不断减少。
(如图所示)在2024年的时候有41%的上市公司选择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其余59%是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或ESG报告,也就是说直到2024年,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公司才首次超过了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公司。
但到2025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ESG报告的比例已经占到了75%,传统社会责任报告的比例只有25%,这已经是1比3的关系,可以看出ESG及可持续发展报告逐渐成为一种主流趋势。
如果分板块来看,进行了统计。目前仍然是主板上市公司的披露率是最高的,比如说沪深主板的披露率一共达到了56.38%,此外,创业板的披露率接近30%,科创板的披露率将近40%。从市值来看,整体上还是大市值的公司在这方面开展的工作会比较好一些,5000亿市值以上的上市公司的披露率达到了100%,千亿到5亿市值之间的公司披露率也超过了99%。
从企业属性来看,由于国资委也有相应的披露要求,目前央企的披露率非常高,已经达到了将近95%,地方国企的披露率超过了68%,而民营企业的披露率大概31%。可以看出,其实还是国企的“领头羊作用”比较明显。
区分行业来看,基于其他的监管要求,银行业的披露率一直以来都是比较高的,披露率可以达到100%。其次非银金融也将近85%,从右侧的图片可以看出,整体上目前汽车行业相比于其他行业而言,还是稍微偏后的位置。
针对汽车行业又进行了单独的统计,虽然目前相比于其他行业的披露率并不是那样靠前,但过去五年以来,整个行业上市公司披露率、披露数量也都是很稳定和持续的增长。比如说2025年披露2024年度相关报告的公司中,披露率实际上已经达到了41%,相比于五年前2021年的时候披露率的增长是近3倍,披露家数的增长已经超过3倍。
进一步看已经披露的报告质量:
趋势一:公司披露报告量化程度在不断提升。过去五年里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会在报告中纳入更多的量化指标。但截至目前,披露的量化指标少于50个的还是占绝大多数的,占比超过70%。
趋势二:关于披露平衡性的问题,上市公司是否有在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披露相关的负面指标?五年里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披露负面指标,涉及环境、劳工管理、产品安全、员工等方面的指标。2024年在报告中披露至少1个负面指标的公司占比已经达到了83.18%,也是很高的水平。
二、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实践现状
所介绍的内容也是基于协会过往开展的工作,已经连续三年开展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卷调研,同时也已经连续四年开展了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实践案例征集,今年征集活动正在进行当中。
从过往的工作里提取出了几个上市公司在可持续发展工作实践方面的亮点:
(1)转变理念,让ESG为公司赋能。也就是说,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对ESG工作的认识,从以前的“道德工具”开始转向“价值创造工具”,开始真正以提升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抗风险能力作为开展ESG工作的主要。
(2)实践与披露协同,在交易所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里也有倡导性、鼓励性的内容,之所以有这样的安排,也是希望能够从披露的角度促进上市公司提升他们的实践水平,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以披露促进实践,又通过好的实践得到了好的披露,做到了两者之间的双向协同。
(3)有更多上市公司会主动加强与评级机构、投资机构的沟通交流,将国际框架与国内实践相结合,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
(4)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会更加重视决策层的参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重要性议题的识别等比较基础性和体系性的工作。
这是我们所列举出的上市公司在可持续工作方面具体比较好的实践做法,这些案例本身并不局限于汽车行业,再加上时间原因,只是快速浏览一下。
第一,可持续相关治理。之所以把这个维度放在一开始,是因为ESG三个维度当中企业在“G”维度的表现是开展“E”和“S”两个维度工作的基础,所以放在了第一位。
一是关于完善可持续治理架构提升管理能力,ESG是一把手工程,需要自上而下进行推动。如果说单单靠一个部门想实现如何把企业的战略和具体的经营管理融合在一起,这可能是很困难的。我们第一个比较重要的点需要有好的治理架构、管理体系,推动ESG实践的落实。有很多公司已经采取了比较好的做法,像建立权责清晰、上下联动的多级治理架构,在战略层面推动ESG和经营管理的相互融合。
二是利益相关方沟通。之所以重要可以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引中所设置的21个议题里有一个就是利益相关方沟通,从规则层面已经约束了上市公司必须做好、披露好这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在上市公司开展重要性议题的识别,特别是进行影响重要性评估的时候,和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也是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环节。有部分上市公司已经能够全面拓宽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沟通渠道,并且及时跟进特定事项的处理进展,展示比较良好的沟通效果。
三是可持续信息披露。可持续信息披露并不是单一的环节,企业之所以做好披露,还是希望能通过好的披露为自己提升评级、获取更多投资。很多上市公司不断拓宽自己的信息披露形式,增强报告可读性。同时也会不断完善自身信息披露质量,从而助力价值传递。
四是反商业贿赂和反贪污风险管理。这本身也是指引中明确规定的议题,有很多上市公司已经采取了比较好的做法,时间原因就不一一列举。
第二,在环境领域结合指引所规定的相关议题做了分类:
(1)应对气候变化,有很多上市公司通过重视风险和机遇管理,完善相关管理体系,加强碳排放的核算,聚焦绿色创新,完善协作体系等开展相关行动。
(2)在污染物排放和废弃物处理方面,很多公司会聚焦主业,通过不断研发升级相应的技术,打造清洁的生产体系。
(3)关于整体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循环经济,公司会采取几个路径,坚持技术工艺的研发升级,从而拓宽资源节约路径;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数字化技术辅助开展智慧化、精细化的能源利用,也都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效果。
(4)关于保护生态系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市公司采取的行动既包括主动减少业务本身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也包括积极开展生态保护方面的公益行动。
在社会领域,广大上市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技术,从乡村振兴角度、社会责任角度、科技创新角度、供应链管理角度、员工发展等方面采取了比较好的做法。
三、相关工作建议
基于协会过往的工作,从工作层面对上市公司提出的建议。
首先,想再分享的一个问题是,上市公司开展可持续发展工作的必要性到底体现在哪里?确实,当前在部分国家受到“反ESG思潮”的影响,投资规模受到了一定影响,我们也都知道,欧美整体的ESG政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回调。但从长期来看,无论从国内投资和信贷规模角度出发,还是从整个国际上的投资规模角度出发,其实ESG都仍然是比较重要的增长点。
很多投资机构也都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工具,上市公司如果想拓宽自己的融资渠道,吸引到更多投资者,开展ESG一定是避不开的一环。但并不是所谓的为了ESG而ESG,我们认为ESG实践终究还是要立足于企业本身的发展阶段,包括外部经济社会的水平,希望企业能切实提升自己的长期风险防范能力。这个过程本质上是企业通过证明自己有防范风险、长期发展的能力,从而才能吸引到真正的长期价值投资。
如果落实到一些具体的建议:
(一)加强和利益相关方的沟通。
(1)在ESG评级、可持续投资方面,本土化和国际化并不是完全割裂的,仍然是存在着一些共通之处,所以企业还是要把国际框架、国内实践相结合。
(2)主动加强和境内外机构投资者、评级机构的架构,从而正面引导他们对中国、中国公司认识的客观和公正性。当然,沟通的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编制可持续发展报告本身,在一些制度构建、风险防范应对措施上都可以成为我们沟通的内容。
(3)积极宣传自身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优秀实践,以好的实践促进好的披露,以好的披露帮我们提升评级吸引到好的投资,形成闭环,把可持续发展直接根植到品牌形象中来。
(二)切实提升自身可持续发展相关工作能力。
(1)转变理念,让ESG为公司赋能。像我们刚才所提到的可持续信息披露,除了回应投资者的关切,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之外,本身也是帮助我们公司关注自身的风险和机遇的一种有效工具。从长期来看,这个工作是可以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一部分,建议上市公司以信息披露为契机,积极地进行自己发展方式上的主动变革,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2)实践先行,用高标准的实践推动高质量地披露。就像我们刚才所提到的,可持续发展工作并不仅仅是披露这一个环节,还需要我们公司从本质上进行战略管理等方面比较全面的相应调整,只有在做好了实践之后,才能做好相关的披露工作。
(3)如实完整披露,客观讲好可持续发展故事。就像我们在第一部分看到的数据一样,A股上市公司确实在可持续信息披露方面,过去几年取得了一些比较长足的提升和发展。但同时,在定量信息披露、风险识别、可比数据等关键问题上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我们建议上市公司还是要积极地按照指引,积极考虑借鉴国际主流规则的要求,不断提升自身披露能力。
同时,在过程中也要注意到披露的平衡性,客观揭示自身的风险和机遇,从而全方位地展示长期的投资价值。
对于对中上协可持续发展相关工作的简要介绍,协会自从2022年的时候成立了可持续发展专业委员会,依托委员会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培训、交流等工作,今年继续开展相关调查和研究活动,所以后续如果大家有关于上市公司在可持续发展工作方面的问题和建议,也欢迎大家和我们联系。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谢谢各位领导和专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 2021年天津大学分数线全面解析:热门专业分数线一览
- • 上海印发40万册体重管理“小百科全书”,本周起免费配送
- • 刺猬的拥抱:温暖与距离的完美交融
- • 天下首富:财富的传奇与时代的印记
- • 演讲稿模式的构建与优化:提升演讲效果的关键
- • 存贷款利率罕见同日下调!一年定存利率下破1%,低于货基
- • 揭秘4096tw:探索神秘的网络世界密码
- • 情趣:品味生活的艺术
- • 越南插头:了解越南电力接口与适配器的必备指南
- • 两部门最新发布,2025年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2%
- • 监管拟再批复600亿元险资长期投资试点,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影响几何?
- • 宝马i系列汽车设计主管加盟小米,曾在宝马工作20余年
- • 产品销售方案模板:打造高效销售策略的必备利器
- • 吉利汽车一季度利润大幅增长,公布合并极氪后高层人事变动
- • 《快乐12开奖直播:见证幸运瞬间,共享欢乐时光》
- • 常熟银行村改支再扩容,吸收三家省内村镇银行
- • “新消费三姐妹”估值争议:40倍PE泡泡玛特是时代红利,还是资本泡沫
- • 圆桌︱移民与城市空间
- • “卫生与健康:打造洁净校园,共建美好班级——讲究卫生主题班会PPT展示”
- • 麻六记酸辣粉在开市客下架,双方客服回应
- • 上海首发经济“卷”到会展业,浦东签约三个年度“首展”
- • 《一鸣惊人》五一特别节目:以戏曲为桥梁,展现劳动者的坚守
- • 知情人士:美财长贝森特下周将率团访问日本参加世博会
- • 指甲花:古老疗法在现代焕发新光彩——灰指甲的天然治疗之道
- • 中国再保:和春雷到龄退休,庄乾志接任党委书记
- • 美参议院开始对“大而美”法案进行辩论,特朗普威胁换掉“倒戈”的共和党议员
- •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 • 新冠咳嗽一般要咳多少天?了解恢复时间,助您安心康复
- • 《畅游有声小说世界:免费MP3下载,让你的耳朵享受阅读的乐趣!》
- • 古代女子杖刑臀部:历史的残酷与反思
- • 探索“kwpxdc.haedu.gov.cn”:河南省教育考试院的权威信息平台
- • 科伦急了?业绩下滑后75岁“大胸肌”董事长代言自家抗衰新品
- • 国债等利息收入增值税恢复征收,对债市、财政、银行、个人影响几何?
- • 重庆轻轨10号线的魅力与未来展望
- • 高效入职简历表格下载:助你顺利开启职场生涯
- • 准备对美国商品征关税,印度开始放新招
- • 从41.8℃高温到暴雨洪灾:日韩近一周为何连遭“背靠背”极端天气?
- • 伊娃·格林:从《迷失》到《怪奇物语》,她如何成为好莱坞的璀璨星辰
- • 智度股份最新消息:业绩持续增长,未来市场前景可期
- • 又一家茑屋书店即将歇业,成都店因业务调整在八月底终止营业
- • 任仲平2021年最新文章:探讨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战略与挑战
- • 50升油箱被加67.96升汽油?官方通报:已封存加油枪,正调查
- • *ST高鸿9年财务造假近200亿元:重罚1.6亿元,配合造假方被同步严惩
- • 白雪:才华横溢的演员,影视圈的璀璨明星
- • 是突破还是负担?美欧贸易协定对汽车行业意味着什么
- • 万向信托官网: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的权威指南
- • 揭秘511990:数字背后的历史与意义
- • 会议签到表格式范本:高效管理会议,提升组织效率
- • 《廊坊日报电子版在线,开启便捷阅读新时代》
- • 2021中超足球直播视频:精彩赛事不容错过,回顾年度经典瞬间
- • 探索米其林星级餐厅官网:美食之旅的起点
- • 李秉宪与宋慧乔:携手演绎爱情的永恒传奇
- • 949影视网:一站式影视娱乐平台,畅享海量影视资源
- • 网络乱象:揭秘“美女叫床视频”背后的真相
- • 中信银行副行长胡罡:对“反内卷”政策涉及行业的项目占比控制在12% 且客户选择聚焦龙头企业和优质客户
- • 拼多多代运营公司排名:揭秘行业佼佼者,助力商家腾飞
- • 揭开命运之谜:出生年月日时辰算命的艺术
- • 603618:揭秘中国A股市场的明星企业——浙江震元
- • 龙珠18号与龟仙人夏日小屋:一场奇幻的夏日邂逅
- • 拉夫罗夫在朝对美日韩发出警告
- • 探索“hong20”背后的故事: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 • Steam交易:游戏爱好者们的虚拟市场新天地
- • 界面晚报 | 商务部:7月份消费市场保持平稳增长;美国国务院审查超5500万美签持有者
- • 卡尼:加拿大“极有可能”新建输油管道
- • 西安开元名都大酒店:古都风貌与现代奢华的完美融合
- • 认为情报遭泄露,特朗普政府将限制与国会共享机密信息
- • 多地鱼类最新监测:鳤20余年首现赣江,泸州一网捞起67条长江鲟
- • 颐和园里,160件国宝讲述烽火南迁路
- • 巴基斯坦洪灾是否有中国公民遇难?外交部:使馆正在继续了解情况
- • 东风集团股份复牌一度飙涨近70%,拟私有化退市
- • 黑夜时刻:寻找心灵的慰藉
- • 北京71%气象站最高温35℃及以上,明天高温持续
- • 元戎启行发布基于VLA模型辅助驾驶系统方案,现已拿到五个车型定点合作
- • 高芙逆转萨巴伦卡,首夺法网女单冠军
- • 体外诊断上市公司董秘PK:40岁及以下董秘占比20% 爱威科技袁绘杰为最年轻男董秘
- • 《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最新版:守护工人健康,助力绿色发展》
- • 603057:揭秘中国股市中的潜力股——浙江震元
- • 广东华南虎足球俱乐部:华南足球的璀璨明珠
- • 全新升级,引领潮流——瑞虎8新款车型惊艳亮相
- • 《给教师的建议:探索教育智慧的关键内容》
- • 与刺猬共度美好时光:宠物刺猬的养护与陪伴
- • 股海导航_2025年5月15日_沪深股市公告与交易提示
- •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通电话
- • 债券ETF“上新”!首批10只科创债ETF获批,年内超千亿增量资金蜂拥买入
本文 快租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www.kuaizu.me/post/20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