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网络诈骗案例盘点:揭秘新型诈骗手段,提高防范意识

11 阅读:17 2025-07-31 02:10:26 评论:0
2018年网络诈骗案例盘点:揭秘新型诈骗手段,提高防范意识 第1张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诈骗案件逐年增多,给广大网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压力。2018年,我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网络诈骗案件数万起,涉案金额高达数十亿元。本文将盘点2018年发生的几起典型案例,帮助大家提高防范意识,远离网络诈骗。

一、案例一:冒充客服退款诈骗

2018年,某市市民张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购物平台的客服,称张女士在平台上购买的商品出现了质量问题,可以为她办理退款。张女士信以为真,按照对方的要求提供了银行卡信息,并按照指示进行操作。结果,张女士的银行卡内10万元被全部转走。

分析:此类诈骗手法利用了消费者对客服的信任,通过冒充客服身份,诱导消费者进行操作,从而骗取钱财。

防范建议:接到退款、理赔等电话时,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切勿轻信陌生电话。

二、案例二: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2018年,某市民李先生通过一款投资理财APP进行投资,APP宣称收益高、风险低。李先生在APP上投入了50万元,不久后,APP突然无法登录,李先生意识到可能遭遇诈骗,遂报警。

分析:此类诈骗手法利用了投资者追求高收益的心态,通过虚假投资理财平台,骗取投资者的资金。

防范建议:投资理财时,务必选择正规平台,切勿轻信高收益、低风险的承诺。

三、案例三:网络兼职刷单诈骗

2018年,某大学生小王在网络上看到一条兼职刷单的信息,便加入了该微信群。群主承诺,只要小王按照要求刷单,就能获得丰厚的佣金。小王信以为真,按照要求投入了5000元,结果群主消失,小王损失了全部本金。

分析:此类诈骗手法利用了年轻人求职心切的心态,通过虚假兼职信息,骗取求职者的钱财。

防范建议:求职时,务必通过正规渠道寻找工作,切勿轻信网络兼职信息。

四、案例四:虚假购物诈骗

2018年,某市民王女士在一家购物网站上购买了一件商品,收到商品后,发现与描述不符。王女士联系卖家要求退货,卖家以各种理由拒绝,并诱导王女士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退款。王女士按照指示操作,结果被诈骗了1万元。

分析:此类诈骗手法利用了消费者对购物网站的信任,通过虚假商品信息,骗取消费者的钱财。

防范建议:购物时,务必选择正规网站,收到商品后仔细检查,如有问题,及时与卖家沟通。

总结:

2018年网络诈骗案件层出不穷,新型诈骗手段不断涌现。为了提高防范意识,大家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学会辨别真伪,避免上当受骗。同时,警方也提醒广大网民,一旦遭遇诈骗,要及时报警,共同打击网络诈骗犯罪。

推荐文章

本文 快租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www.kuaizu.me/post/23160.html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