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低种姓那么苦,为啥不冒充高种姓?

不知道大家想过这样的问题没?
印度种姓制那么残酷,为啥占据人口绝大多数的低种姓能坦然接受?种姓这玩意到底能不能一眼区分?如果不能区分,那低种姓到底可不可以冒充高种姓?
这个话题我也是想了很久,直到最近跟一个同事没少聊这事,感觉有点弄明白了。这个同事以前是文科专业,研究方向就是东南亚,大学课程就有印地语。毕业之后没找到正经工作,于是决定先去印度旅游,在那边被我们公司发现他会说不太流利的印地语,就招成了销售,然后一呆就是十来年。
不过他也表示,他对印度也只是略懂。印度这个国家太乱了,各地差距极大,根本没法完全弄明白。这倒也正常,我在北京混了十几年,也不敢说对这里有多了解。所以文章疏漏和错误是难免的,请大家见谅。
跟他聊的过程中,我才发现以前理解的很多都是错的,当然了,他也表示印度是个极度复杂的地方,南印和北印的差距比中国和日本的差距都大,甚至很多地方语系都不一样。比如他现在会说印地语,但在很多地方依旧没法跟当地人沟通,当地话只有那一带的人能听懂。
这就得再重申一次,历史上并没有 " 印度 " 这么个国家," 印度 " 有点类似一个区域,比如 " 非洲 " 和 " 南美 "。现在的印度,有点像二战结束后有人把非洲整个统一了,或者欧洲给统一了,形成的一个怪物。
这也就决定了,关于文化、风俗什么的,两个地方完全不一样。咱们文章里讲到的东西,在大部分地区是这样,但在少数地区可能就不太一样。
咱们要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每种社会制度,都有对应的物质基础,不然根本维持不了。那印度种姓制这种奇怪的层级结构,对应的社会基础是啥?只有理解了这个问题,才能理解种姓制怎么维持了这么久。
其实一旦理解到印度之前漫长的农业社会,立刻就反应过来了,是土地。大家记住一句话:土地这种存量资源天然对社会就有巨大的分层效果,自然而然就会把人分成土地多的,土地少的,还有没土地的人,这些人的社会地位完全不同。再往深了讲,所有存量模式都会导致这种固化结构。
拥有土地的那些人,地位自然高。
没土地,给人家干底层活的那些人,比如种地的,拉大车的,地位就差一些。
如果干的工作太脏,比如屠宰、掏粪,这些工作太脏了,所有人都躲着。
这种由土地催生出来的社会等级结构,不同的职业对应不同的社会等级,就是后来种姓制的基础。
最早的种姓,主要对应的就是职业,不同的种姓有各自不同的职业,经常几代人干同一个职业,导致这个姓氏的人跟职业捆绑了,高级职业对应高一些的社会地位,低级职位那就是很低的社会地位。
其实这种模式在全世界都很常见,包括咱们经常说,欧美那些人的很多姓氏,本身就是他们的职业,比如 " 史密斯 ",就是铁匠;" 贝克 ",烤面包的;" 泰勒 ",裁缝;" 亨特 ",猎人。
这也是为啥之前很多人说看印度人的姓氏,就能大概判断种姓,如果欧美实行种姓制度,那你一眼也能看出来他们的社会阶层。
中国也有过这样的情况,尤其明清,手艺不随便外传的缘故,经常一家子做某个职业,能持续好几百年。比如明朝 " 卫所制 " 里的传统将门或者 " 八旗子弟 ",如果放印度,那就是妥妥的刹帝利。而且中国古代商人门槛极高,需要会算术,能识字,手艺也是祖传的,放印度,那就是吠舍。那地主和官员自然就是婆罗门了。
咱们一般说职业没贵贱,但现实里显然不是这样,明朝谁要是投胎在军籍,那人生就掉坑里了。如果投胎在山西晋商家族,还凑合;如果是地主家族,那人生牛逼大了。直到现在,还有很多工作是大家都不愿意去的,说起来都会告诉孩子不好好学习将来要去做这个,还有一些工作经常几百人抢一个岗位。
正是因为职业这东西确实有些比较高级一些,叠加古代是极度固化的,慢慢大家开始崇拜某些职业,顺便系统性歧视某些职业。比如大家本能地崇拜地主、官员、神职人员,同时鄙视从事肮脏工作的体力劳动者。后来不同种姓干脆不通婚了。
可能大家听说过,印度姑娘出嫁,是女方付嫁妆,主要就是低种姓的姑娘是可以嫁给高种姓的,高攀了,可不是得出钱?但是女性不能嫁给低种姓,导致印度一直上层剩女多,下层光棍多。
也就是说,在种姓制出现之前,社会本身就是分层且固化的,种姓制毫无压力就套上去了。
说到这里,可能有小伙伴纳闷了:不对啊,全世界在农业社会全是分层且固化的,为啥只有印度出现了那么奇葩的种姓制?
这就跟印度另外两个特色有关。
第一个就是宗教,早在佛教出现之前,印度人已经形成了 " 轮回业报 " 等思维模式,这种思想使得印度绝大部分人偏向类似 " 吃亏是福 "," 这辈子吃得苦中苦,下辈子方为人上人 " 之类的东西。没这套思想体系,种姓制根本没法落实。
印度教的核心教义认为,人的命运由业力决定,即今生的行为(包括道德、履行职责等)会影响来世的境遇。理论上,如果一个人在今生严格遵循自己的 " 达摩 "(Dharma,即符合种姓身份的道德义务)并积累善业,可能在来世获得更高的种姓或更接近解脱的机会。
另一个是雅利安人的入侵,不多说了,大家也都知道。雅利安人来了,成了统治阶级,自然不想跟当地那些黑人融合,也不想自己阶级跌落。于是搞了个原始种姓制,把社会分成了四个层次:祭司、军事贵族、平民、奴隶,这个就是原始版本的种姓制。
随后在社会运行中,演变成了更加适合印度经济模式的种姓制:
婆罗门,主要是地主,祭司阶层。而且地主有钱,可以送孩子去学习,有了知识就可以进政府,变成官员、公务员、学者,可以说他们垄断着社会的生产资料和知识;
刹帝利,武士阶层。这里的武士,不是指当兵的,而是贵族武士,有点像欧洲中世纪的骑士阶层,明朝的传统将门,或者清朝的八旗勋贵,这些领兵打仗的才是刹帝利,底层当兵的一般是低种姓。
吠舍,主要是商人;
首陀罗,无产者,奴仆,低级工匠什么的;
贱民,奴隶。
慢慢印度人出现了一些刻板印象。
说起婆罗门,那就是干净,读过书,优雅,出门由其他低种姓的人陪同,或者干脆低种姓的人给抬着。
说起刹帝利,那就是军事贵族,军官世家,杨志到了印度那就是刹帝利。
那吠舍,就是精明有钱、穿金戴银的商人。
浑身臭烘烘的,衣衫褴褛,那就是首陀罗和贱民。
这就有个更大的问题了,为啥种姓制这么反人类的东西能推行下去呢?
这就必须得承认,设计种姓制的人是个天才,确实有很多人能从这个制度中收益,那些受害的人,刚开始并没有感觉,等反应过来,已经改变不了。
首先婆罗门是 100% 受益的,这个不多说,种姓制就是他们搞出来的。
军人基层的刹帝利可能会不满,但也凑合,毕竟也是绝对的统治阶级,很多地方的国王是刹帝利,反而婆罗门作为学者和祭司为他们服务。
匠人和商人的吠舍,他们当中有人不满,但很多人觉得无所谓,因为他们也有特权,就是 " 职业保护 ",别人不能随便来掺和你家的生意,大家也觉得挺凑合。此外商人这个群体在哪都差不多,在中国几千年 " 士农工商 ",商人等级最低,他们也无所谓,反正有钱就行了,有了钱还怕阶级低?
刚说的这三个阶层属于 " 前进阶层 ",或者可以理解为 " 上三层 ",属于印度社会的统治阶级,如果对应到明清,那就是地主、官僚、军事贵族和商人。这些人被认为是 " 再生 " 的,手上可以佩戴一根圣线,标志着他们是 " 再生族 "。其他人都是 " 一生族 "。
按理说最该反感种姓制的是首陀罗和贱民达利特,他们是社会最底层,占社会总人数的绝大部分,被压榨得最惨,不反抗等啥?
但大家可以模拟一个问题,你其实是能接受官员,军官,有钱的商人比自己社会等级高。你最接受不了的是你身边的人比你强,所以首陀罗们最能安慰自己的,就是自己不是贱民,并且可以压榨贱民,他们最受不了的就是贱民和自己一样了。
贱民最惨了,想反抗,但压制他们的并不是上层的那些婆罗门和刹帝利,而是跟他们最接近的首陀罗。
等级分清楚之后,接下来就是生活方式了,这才是种姓制的精髓。
种姓制最牛逼的地方在于,他规定了每个印度教徒从出生到死亡应该做的每件事,跟什么样的人结婚,食物怎么吃,衣服怎么穿,从事什么样的职业,甚至怎么去死,去哪死,都被规定得明明白白。如果你认认真真按照规则做,遵守自己的 " 达摩 "(一辈子应该要做的事),将来就可以得到福报。
说到这里,大家也就反应过来了,种姓的本质,就是职业,就是社会阶级,就是生活方式。而且这套东西,只有在熟人社会才能运转,正好农业时代是熟人社会。
古代农业社会时期,印度分成几万个大小的村社,种姓制度主要在这里边运转。每个村社都分成几个大聚集区,相同职业和种姓的人住在一起,生活方式差别很大。事实上最接近种姓制的,就是 " 隔离制度 ",美国废除这玩意时间并不久远。
现在印度村里还这样,大城市很少了,主要也是没法区分。
中国历史上最接近这种模式的,应该是明朝朱元璋设计的那个蓝图,所有人的一生,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子女也被安排的明明白白。而且当时也有 " 贱民 ",搞音乐的,犯罪的,乞丐,部分渔民,还有军户这种 " 准贱籍 "。只不过明朝没有像印度那样的宗教氛围,老朱和朱棣死了没多久,社会又慢慢回到正常状态去了。比如著名的汤显祖,他就是贱籍出身,后来找机会翻身了。
说到这里,就可以回答那个问题了,低种姓到底可不可以冒充高种姓呢?
当然是可以的,但是非常非常难。
有点像你一个佃户,你咋冒充地主?你从小受到的教育,生活习惯,圈子,跟那些人完全不一样,你冒充的时候人家一眼就看出来了。尤其熟人社会,别人稍微打听一下就知道你是谁的儿子,你啥种姓大家一目了然。
但你说完全没可能吗?
也不是,比如不小心弄到一大笔钱,带着一家子跑到另一个地方,仔细研究高种姓的生活之后,学习人家的每一个细节,尝试融入高种姓,顺便大量给寺院和上层花钱。别人可能有点怀疑,不过你那么有钱,模仿的又很像,大家也就无所谓了,于是几代人之后,你家的种姓就变了。但是这个家族所有人可能都很焦虑,担心自己犯了天条,下辈子就得去做畜生了。
还有那种整个团体,本来是吠舍,非说自己是刹帝利,大家一起按照刹帝利的模式生活,一开始周围人觉得他们就是个笑话,但是过一两百年,可能也就接受了。
这在印度叫 " 梵化 ",印度现在高种姓很多都是这么来的。当然了,农业社会这种阶级上升是非常非常难的,就好像告诉你只要好好攒钱,北京的四合院也能买得到,但是一算需要从商朝开始攒钱。
不过也正是因为梵化的存在,才形成了印度现在的模样。
最早的时候,印度的高种姓全是白人,整个社会跟美国似的黑白分明,种姓制最早的目的就是维护白人血统的纯净性。但是经过三千年的运行,现在印度上层明显已经没有真白人了,显然融合了。也就是一部分本地黑人通过武力或者财力变成了上层种姓,然后种姓内部通婚,把肤色给带均匀了。
有点像满人入主中原,最早也不想融合,严禁满汉结婚。但是到了清朝中期,满族统治阶层里吸收了大量的汉人精英,通婚也就没法避免了。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一直以为通过肤色就可以判断种姓,有些时候可以,大部分时候不太行,尤其南印,全是黑的,他们见面会问对方什么种姓,对方一般会说实话。
那你说我是个贱民,我说自己是婆罗门不就行了?
也不是不行,有点像啥呢?一个上海人见到你,第一句话往往就是 " 你是本地人吗?",你本来是安徽的,但是你说是上海人,然后对方开始说上海话,你就可能暴露了。然后他开始提一些上海人内部的固有常识,发现切口完全对不上,可能进一步暴露了。不同种姓的生活方式比这个例子里大得多,想冒充非常非常难。
而且以前是隔离的,不像现在有电视,低种姓的人并不知道高种姓是怎么生活的,想模仿也很难。
此外印度教的真信徒们一般不会弄虚作假,毕竟在他们眼里,这辈子成了低种姓,是因为自己的 " 业力 " 有问题,好好养人品,不瞎折腾,下辈子就好了。这辈子弄虚作假,说不定接下来十辈子都是低种姓,或者投胎到畜生了。
也正是因为极度虔诚,所以有些低种姓,甚至不敢碰婆罗门的影子,担心影响自己的业力。
更离谱的是,这种广泛的社会歧视,被宗教加强后,长在了大家心里,如果低种姓只是意味着穷人,那还好办。印度教直接给低种姓的人施加了一个诅咒,就是 " 不洁 ",也就是不干净。这可难办了,掌握社会资源的那群人觉得底层的人不干净,离他们远远的,底层人往上爬更难了。
这种觉得底层人不干净的观念,一直持续到现在,甚至以平等著称的伊斯兰教和锡克教,都没法免俗,这俩宗教内部倒是没种姓,但依旧存在高阶对低阶的歧视。
比如大家最熟知的印度演员,应该就是阿米尔汗,《摔跤吧,爸爸》和《三宝大闹宝莱坞》里的那个主角。他就是穆斯林,但是他们家在改姓穆斯林之前,是婆罗门或者刹帝利,所以他是穆斯林里的上层阶级。
他本人对这种东西极度反感,倡导平等化,也没少被攻击,因为除了最底层的贱民,其他人并不想平等,大家都喜欢那种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的感觉。这些年种姓平权闹得最凶的就是贱民达利特,因为他们是最大的受害者。
多说一句,阿米尔汗几乎所有作品都在影射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度和巨大的社会不公,也能说明这些问题现在依旧没能解决,属于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这就有个问题,为啥印度人对这种不公平的秩序不反抗呢?
反抗也改变不了啥,因为经济基础和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社会观念都太顽固了。
历史上印度几乎没有统一过,出现过几千个大大小小的政权,几千年历史就是不断重演咱们的五代十国,整体跟走马灯似的,直到 1947 年印巴分治时,印度仍有 565 个土邦。
每次有新政权建立,因为土地这东西对社会有严重的分层能力,很快又分层了,以前的泥腿子变成了统治阶层,但绝大部分人还是底层。而且新政权为了能稳定统治下去,自然而然延续之前的老办法,那片土地上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等级秩序却几乎没啥变化。
说到这里,大家估计已经弄明白种姓制度的运转模式了。不过现在印度学者觉得,真正让种姓制度变成现在这样的,主要还不是印度人,而是英国人。
其实在古代,种姓制这东西确实是存在的,但是也很模糊,一般有钱了,就可以改变自己的种姓。
英国人到了印度之后,要建立现代文书系统,给每个人弄个 ID,类似咱们的身份证,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英国人把种姓这东西当作标识给加到个人档案里了,这下好了,放在明面上了,而且这下想改变就非常非常难了。
然后英国人发现婆罗门阶层素质更高,更好交流,而且也干净得多,于是有意无意,任命官员更倾向于将政府官员和公务身份给高种姓,就这样,农业社会的毛病带到工业社会了。
建立现代教育体系的时候,更是优先高种姓,原因倒也简单,早期教育并不是免费的,高种姓的有钱一些,孩子更容易得到更好的教育。比如咱们熟知的甘地,他就是吠舍,家境很好,父亲和爷爷都是土邦大臣。
英国人的这种模式运转了一百多年,不仅把种姓制进一步强化了下来,更是把这种思想固化到了整个社会,导致现在的印度的发展都受这玩意影响。
现在印度也在极力摆脱种姓制的影响,比如现在的印度总理是莫迪,他也是吠舍,就是经商的那个群体。可能大家不知道,现在印度还有总统,总统就是贱民达利特种姓。
印度为了弥合社会矛盾,要废除种姓,强制公务员阶层必须招纳一定比例的低种姓,但刚才也说了,英国人的操作,导致在近百年中,前三种姓在教育方面占便宜占得很重,他们在社会关键职位上也优势巨大。
甚至在高科技行业的印度硅谷班加罗尔,那些高学历工程师也主要是前三个种姓,贱民达利特非常非常少。
而且之前有过报道,说是 HR 招聘的时候,看到那些贱民的标志性姓氏,直接就把简历给扔了。
你说改个姓不就得了?说真的,非常难,有改名的,哪有改姓的。
现在印度政府禁止歧视,让大家公平竞争,但出身富裕家庭,父母受过良好教育的那些人,就是比那些穷人占便宜的多。穷人和低种姓几乎就是一码事。作为对比,印度的电子厂这些年的员工,清一色都是低种姓劳工。
现在整体趋势是,越是发达地区,种姓观念越弱,因为种姓制依赖传统农业时代那种 " 熟人社会 " 才能运转,现在大城市里就很难了。而且种姓制的本质就是 " 隔离政策 ",大家生活习惯也越来越接近,而且混住在一起,不太好区分。但是残余思想根本没法清除,比如大家对贱民的歧视就一直在。
大家可以去查一下,印度排名靠前的十大首富,几乎都出身前三种姓,不过他们都没公布具体信息,只能是靠姓氏来猜测。这也折射出印度的一个现状,种姓制在明显走弱,但它像一头房间里的大象一样杵在那里。
聊到这里也差不多了,文末再回答下文章开头的两个问题吧:
1、能看出来印度人的种姓吗?
有些能看出来,因为白一些,从姓氏也能看出来,但还有很多是看不出来的。尤其南印,不同种姓的肤色基本上差不多。
2、能改变自己的种姓吗?
可以,但是前提是得有资源,还得花很长时间,印度那个环境,低种姓拥有资源是很难的。一旦有了资源,也可能不那么在意自己的种姓了,尤其是在大城市。
这也成了印度社会巨大冲突的一个根源,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法解决,毕竟这玩意看似是宗教问题,其实是观念问题,看似是观念问题,其实是社会资源分配的巨大不公。
此外最反对这种平权的,其实不是 " 上三种姓 ",而是第四种姓首陀罗,因为首陀罗下边还有一个贱民达利特。也不复杂,底层和上层之间不是一个生态位,底层和底层之间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如果真彻底平权了,全社会不歧视贱民了,竞争压力变大的其实是首陀罗。这种情况下,印度的平权之路道阻且长。
- • 农产品营销策划:创新思维助力乡村振兴
- • 红情绿意,春日里的浪漫诗篇
- • 新华时评:中方四点主张是缓解中东紧张局势的良方
- •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学习心得体会
- • 光大期货有色金属类日报5.22
- • 上海银行副行长胡德斌:将全面拥抱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技术
- • 加沙停火间接谈判在卡塔尔首都多哈重启
- • 乘务员误给3岁儿童喝葡萄酒,国泰航空:启动内部调查
- • 零跑汽车累计交付量达80万台
- • 岁月流转,莫文蔚歌声中的青春回忆——《当我老了》
- • 五大电力上市公司碳排放量发布,大唐发电、中国电力上升 | ESG信披洞察
- •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人生几何?
- • 有这些习惯的人,很容易被肾结石盯上
- • 国泰国证食品饮料行业指数:洞察食品饮料行业发展趋势的窗口
- • 麦哲伦出任广东茂名市政府驻广州办事处主任
- • 《火影忍者》第553集:忍者世界的命运转折点
- • 2家百亿锂电巨头天赐材料及永太科技打“诉讼战”,一审已送前员工吃“牢饭”!
- • 渠道大比拼!浮动费率基金中东方红核心价值提前结募,博时、兴证全球跟随自购
- • 1953年国庆阅兵:新中国军事力量的辉煌展示
- • 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 • 《天师神医王欢》笔趣阁免费阅读,揭秘神秘医术与传奇人生!
- • 汽车早报|特斯拉加州销量连续七个季度下滑 现代起亚对美电动汽车出口同比骤降88%
- • 推进“好房子”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国常会最新部署
- • 巴国家安全委员会授权军方自主决定对印反击措施
- • 欧洲股市在财报潮中上涨 莱茵金属攀升
- • 沪港通:连接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桥梁
- • 《4399造梦西游4洪荒大劫:一场史诗般的冒险之旅》
- • 黑茶泡饮秘籍:掌握泡法,尽享茶香醇厚
- • 探寻天和百货的繁华魅力:一座城市的购物天堂
- • 这场铁人三项挑战赛已举办五届,背后的党建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 • 美国财长贝森特:目前收益率意味着增加长债发行毫无意义
- • 德国要求苹果与谷歌下架DeepSeek应用,中方已多次明确表态
- • 棣的读音及其在汉字中的应用
- • 律师称两天收到同案相反“判决”,河南信阳平桥区纪委介入调查
- • 《爸爸妈妈的观察记录: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
- • 苏州男科医院:专业呵护男性健康,守护家庭幸福
- • 直通部委|上半年全国追回医保基金161.3亿元 价格法修正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 • 美媒视角下的中美军事实力对比:谁将主导未来?
- • M99狙击枪:精准制导的传奇武器
- • 2021年生肖虎运势:虎啸山林,锐意进取
- • 2021年NFL超级碗精彩回放:一场视觉盛宴与激情碰撞
- • 关于“十五五”,在上海召开的这场座谈会释放最新信号
- • 大摩小摩:探寻摩天大楼背后的故事
- • 科创板再现重磅吸收合并交易 上市公司资源整合进入新阶段
- • 杨德龙:中美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中有望并驾齐驱 中国在AI应用领域优势显著
- • 百亿级“聚变航母”在沪启航,对核电行业意味着什么?
- • 一天内财富缩水340亿美元 马斯克先向特朗普低头
- • 伊朗港口爆炸已致14死750伤,中国使馆发布安全提醒
- • 重点关注科技股,险资扎堆调研,发力长钱入市
- • 余应福已任中国外文局副局长
- • “怎么办脱口秀专场”:一场解忧解压的喜剧盛宴
- •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解读古诗词中的哲理
- • 德法院裁定:德国境内拒绝接收寻求庇护者行为违法
- • 探索未来城市:3D城市汽车驾驶体验之旅
- • 现货黄金涨0.7%,铂金涨约4%——鲍威尔报道出炉后加速上涨
- • 视频|李大霄:惩治违规减持属重大利好
- • 伊朗媒体说伊方击落两架以色列战机
- • 大班毕业典礼活动总结:难忘的童年记忆,美好的未来启航
- • 盘中必读|今日共74股涨停,三大指数涨跌不一,IP经济集体大涨
- • 山东省省机关事务局:服务大局,助力山东高质量发展
- • 《盼之天刀账号交易:揭秘游戏账号市场的风云变幻》
- • 普京宣布5月初实施72小时停火,乌克兰外长回应
- • 中国首位、亚洲首位!赵心童夺得斯诺克世锦赛冠军
- • 2019年个体工商户税收优惠政策详解及实施指南
- • 比新车还贵,近80辆小米YU7二手车在售!工信部或推新规:新车登记后6个月内禁止转让
- • 债市收益率企稳+政府债发行提速,三季度央行或重启国债买卖
- • 杨正午与储波恶斗:一场权谋与情感的较量
- • 殷保华新浪博客最新动态:揭秘股市投资真谛与实战技巧
- • 《宠物小精灵日月中文版:唤起童年回忆的神奇之旅》
- • 香港交易所发布第一季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为40.77亿元同比上升37%
- • 瑞幸多款饮品降价3元,官方回应来了
- • 探索“Multibeast”:多智能体协同作战的未来
- • 国内首家破产5A景区获游客点赞,1元冰棍、2.5元黄瓜成亮点
- • 博时市场点评5月12日:关税预期缓和,两市放量上涨
- • 日本深夜影院:深夜时光的温馨避风港
- • 恩施医学继续教育平台:助力医务人员专业成长的新引擎
- • 香港生财有道:黑白印刷图库的崛起与价值
- • 《神途挂机辅助电脑版:轻松畅游神途世界的得力助手!》
- • 墨西哥总统:相信能在8月1日前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
- • 《岁月沉淀,我爱熟女:探寻成熟女性的独特魅力》
- • 原材料涨价浪潮下的产业转型与应对策略
- • 深圳:警惕以稳定币等名义实施非法集资
- • 股价应声跌超6%!西藏珠峰控股股东遭证监会立案,所持公司股权已全部被冻结
- • 美对欧新关税影响汽车和制药业,德国、爱尔兰经济将受创
本文 快租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www.kuaizu.me/post/8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