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极地科考“筑梦四十年”,“雪龙2”号开了场新书发布会
6月12日,“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圆满完成中国第41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荣耀回到阔别200余天的上海母港,创下中国极地考察史上单船执行任务最长时间纪录。6月14日,“雪龙2”号迎来了首场新书发布会,由科技日报社新闻部总监、高级记者陈瑜创作的《筑梦极地四十年》,系统回顾了我国极地科技事业的发展,用浓墨重彩记录了值得记住的那些人、那些事。发布会现场,四位极地事业的亲历者,带领几十位中小学师生,共赴一场穿越时光长河、探寻极地奥秘的精神之旅。
老船长讲述中国极地科考往事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原党委书记、“中国航海终身贡献奖”获得者魏文良深情讲述了自己从事中国极地科考事业的人生故事。他曾经5次担任船长,7次担任考察队领队和党委书记。作为船长他建立了中国第二个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中山站。退休后还多次作为顾问参加中国南极考察。
魏文良讲述自己参与中国极地科考的故事。
本次“雪龙2”号在南极秋季的冰雪考察中取得了四十年来的最好成绩。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夏季和秋季连续集中考察,由于设备更新换代,考察队分几批从不同港口登船,还登上飞机进行南极考察。这在魏文良担任船长的时候是无法做到的,因为那时候,中国还没有破冰船。
魏文良曾作为船长,率领中国第5次南极考察队乘坐“极地”号踏上远征南极之路,目标是在南极建设中山站。那次航行不仅填补了自郑和下西洋600多年来中国航海史的空白,更是开拓中国南极考察新领域的里程碑。然而,航行途中,“极地”号遭遇重重艰难险阻。进入南大洋西风带时,船只摇摆幅度达38度左右,为确保安全穿越,魏文良在驾驶台坚守60多个小时。进入南极洲后,海冰密集度越来越高,长时间与海冰碰撞使船艏出现宽60厘米、高1.1米的大洞,300多吨海水灌进船舱,严重威胁船舶安全。好不容易到达南极,在船艏距冰盖几百米处又突发特大冰崩。面对绝境,魏文良连续7天未上床休息,时刻站在驾驶台用方位镜监测冰山变化,最终成功利用两座冰山间的缝隙突围。
分享现场。
“中国极地事业离不开极地人的奋斗。” 魏文良感慨,一代代极地人无怨无悔地坚持在这个岗位上,建南极昆仑站时,有同志不小心掉入冰海中,爬出来换件衣服又继续工作。但艰苦之中,亦有很多充满成就感的幸福时刻,“中山站落成当天,因天气原因,我和船员选择在海上坚守,当看到五星红旗在南极大陆上空升起,大家不禁热泪盈眶。”
新书挖掘中国极地人的故事
极地科考中的使命感与荣誉感,是极地人坚守在这片万年冰冻的“热土”上的原因。四十年来,中国极地人筚路蓝缕,筑梦极地。魏文良退休后依然关心我国极地科考发展情况,并坚持做极地科考科普演讲,让更多人了解这片白色大陆上的故事。
魏文良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筑梦极地四十年》顾问,他曾与作者就书籍的章节布局和具体行文进行了多轮沟通,对内容非常熟悉。魏文良表示,这本书较为全面地梳理了中国极地事业发展历程中真正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并讲述了成果取得背后的故事。作者访谈了很多科研人员,并在成稿后请人把关技术细节,使得本书不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还增强了科学性,对普及极地科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筑梦极地四十年》新书揭幕。
“随科考队去南极是我的梦想,这本书是对这个梦、对中国极地科考四十年的一次总结回应。” 《筑梦极地四十年》作者陈瑜与现场观众分享了本书背后的创作故事。
陈瑜从事新闻采编工作近18年,从万里之外的南极科考随船报道到世界屋脊的沿线采访,从浩瀚海洋到航天发射现场,在常人难以企及的新闻一线,记录了中国科技事业一个个重要历史瞬间。在创作这本书的过程中,她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情感,她表示,自己曾有幸随船报道南极科考,2023年,当她开始准备撰写《筑梦极地四十年》时,包括魏文良在内的几位顾问都提供了大量资料和帮助,对40年来我国最重要的南极科学极地科学考察,最重要的科学成果有哪些典型案例和关键领域进行了梳理。
为了让普通人也能充满兴趣,作者决定挖掘极地科考背后科研人员的生动故事。“孙立广老师想去南极研究企鹅粪,却意外找到了3000年前的南极泥土。” 陈瑜举了书中的一个例子,中国科技大学教师孙立广53岁获得了一起前往南极的机会,他想要研究企鹅粪便,借此研究环境与气候变化,“但总共100天的科考时间里,他始终没能采集到企鹅粪,直到第97天,才在企鹅聚集的一处洼坑中采到一段长达67.5厘米的泥芯。回来之后经过鉴定,泥芯的寿命为3000岁,最后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筑梦极地四十年》书封。
在书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2003年度国家最高奖获得者刘东生院士,为了更好地领导国家“八五”攻关项目“南极更新世晚期环境演变”,在74岁高龄时踏上了南极考察的征途。“火山爷爷”刘嘉麒院士也是这本书的推荐者,人们问他去过哪些地方时,他会非常自豪地表示最令他得意和难忘的还是追随他的老师前往南北极的科研经历。在四十年的征程中,我们看到了2024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德仁院士,中国极地测绘奠基人和开拓者鄂栋臣。李吉均院士、秦大河院士、效存德教授以及他的学生仍然在继续进行冰川研究。筑梦极地不是孤勇者的传奇,而是一代代人以科学为信仰的接力。他们的故事,正是中国“筑梦极地四十年”中“人”的缩影——以脚步丈量冰雪,用数据解码自然,最终将极地梦融入国家科技强国建设的宏大叙事。
书中有很多珍贵的照片,例如在长城站建造过程中,大家都是打破工种界限的“建筑工”。机械师钻到车底下修车,动辄长达一个小时,当被人拉出来时,接触冰面的衣服整个都已冻硬。筑梦极地不仅是科研人员的求知梦,更是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接力。包括船员和建筑工人,不同岗位上的人汇集成磅礴的力量。
既是“科考先锋”也是“科普阵地”
随后,“雪龙2”号政委李文明从建造背景、设计理念、性能特征以及在极地科考中的作用等方面,对这艘我国首次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进行了全面介绍。
“雪龙2”号是PC3级的破冰船,在1.5米厚的冰层中,可以连续达到2至3节的航速,在冰区中航行。“雪龙2”号能够首向和尾向双向破冰行进,这除了得益于坚固的船体,还因为“雪龙2” 号采用了电力推进系统,安装了2台全回转的吊舱推进器;此外,“雪龙2”号还是一艘智能船舶和绿色船舶,取得了包括智能船体和智能机舱两部分的智能船舶证书;“雪龙2”号具备强大的极区海洋科考能力,装备有万米测深仪、CTD、多道地震系统、ROV、活塞式重力柱状沉积物采样器等先进的科考仪器设备。为了兼顾冰区航行和科考能力,“雪龙2”号设计了箱型龙骨,许多声学传感仪器装载于此,大大提升在碎冰航行时科考数据的有效性。

学生们参观“雪龙2”号驾驶室。
最后,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工作人员的引导和讲解下,现场观众有序参观了“雪龙2”号。大家近距离感受了我国先进极地科考装备,参观了驾驶室、实验室、生活区等区域,了解了船舶的航行操控、科研应用以及科考队员的生活保障情况等。参观过程中,小观众们纷纷拍照记录,赞叹国家极地科考的强大科技实力。

停泊在港的“雪龙2”号。
据悉,“雪龙2” 号作为我国极地科考的旗舰,不仅驰骋在冰原海域开展科研,还化身为科普极地知识的前沿阵地,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普活动,极大地推动了极地科普事业发展。在国内,“雪龙2” 号多次举办开放日活动,邀请民众上船参观,走出国门,“雪龙2” 号同样积极传播极地知识,在新西兰、泰国等地举办公众开放日,让更多人了解极地科考工作。
- • 今年前四月韩国氢燃料电池汽车销售大幅下滑
- • 有序数对:数学世界中的奇妙组合
- • 不交费将从知网撤稿?知网声明: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 • 国际航班发出劫机告警?国航及飞常准回应
- • 秀琼:媳妇的温柔与智慧,家庭的幸福基石
- • 软文推广:如何撰写一篇吸引眼球的软文?
- • 伊斯兰合作组织强烈谴责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攻击行为
- • 江诗丹顿为什么再回上海张园?
- • 未来20年最具颠覆性的科学变革是什么?听听潘建伟、薛其坤、施一公、卢煜明等院士校长们的回答
- • 文胸尺寸选择指南: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胸罩
- • 向总书记汇报具身智能发展的“稚辉君”:从期待到兴奋再到备受鼓舞
- • 荣昌生物的重症肌无力新药获欧盟孤儿药资格认定
- • 保罗索萨:足球场上的艺术大师
- • 中国代表:美“对等关税”和歧视性补贴政策严重破坏世贸规则
- • 巴菲特卸任CEO后仍计划前往办公室:“我不会坐在家里看肥皂剧”
- • 探索未来城市:3D城市汽车驾驶体验之旅
- • 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自然界中的两大动物阵营
- • 微软将裁员不到3% 重点是减少管理层级
- • 小学生家务劳动记录卡:培养独立自主的“小大人”
- • 与包乐史驾帆航行|20世纪的探险家教会我们的事
- • 北师大珠海分校:培养未来教育精英的摇篮
- • 4.29长沙楼房坍塌事故处理结果公布:责任追究与整改措施并行
- • 深入解析50ETF期权:投资策略与风险管理
- • 今天,消费升级能改变什么(中国消费向新而行)
- • 10人长期脱岗旷工,大同大学:拟解聘、并注销事业编
- • 2019款锐界:全面升级,引领SUV市场新潮流
- • 上海模速空间留学归国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揭牌
- • 沪深300指数交易规则详解:投资者必备指南
- • 日本谈判代表赤泽亮正:日本输美汽车关税将降至15%且不设数量限制
- • 近30%债权人达成协议,碧桂园计划在年底前完成境外债重组
- • 英国国债开盘上涨 日本稳定债市带动全球债券市场反弹
- • 台风“韦帕”升级!明日登陆广东、海南 多地停航停运
- • 产品赚钱,基民不赚钱!如何提高投资者回报?陈晓升、王彦杰、朱永强、张波这样说
- • 九有股份(600462)收到证监会处罚事先告知书,投资者索赔启动
- • 谁才有资格上太空?从马斯克对科幻小说的误读谈起
- • “好玉之风”吹进展厅,山西博物院讲述玉文化的崇古与创新
- • Scihub官网:科研工作者不可或缺的信息宝库
- • 亚洲联网科技附属购买1500万元存款产品
- • 韩国总统李在明主持国务会议审议通过补充预算案
- • CCAA注册审核员V30:提升审核技能,助力企业合规发展
- • 探寻墓地苔藓的神秘世界:哪里是苔藓生长的乐土?
- • 视力标准表:守护视力健康的晴雨表
- • 美国与胡塞武装达成停火,但没带上以色列
- • 乌兹别克斯坦首次任命驻塞尔维亚大使,两国讨论双边合作
- • 深圳福田银座村镇银行启动365天“全年无休”模式
- • 清华大学历任校长简历:见证百年名校的辉煌历程
- • 美伊冲突:历史背景、现状与未来展望
- • GLP认证:揭秘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权威认证
- • 开盘:美股周三小幅高开 市场静候联储利率决议
- • 84消毒液的配制表:家庭消毒必备指南
- • 美国债市:国债下跌 美联储降息概率因就业数据稳健而下降
- • 《信条》:穿越时间,重构现实的电影解析
- • 中小村镇银行改革提速,国有大行入局“村改支”
- •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古人的智慧与世态炎凉
- • 李强出席东盟-中国-海合会三方经济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 • 内塔尼亚胡:以色列不会在停火谈判中屈服于哈马斯
- • 《地方领导留言板助力伊犁发展,百姓心声直通政府》
- • 《重温经典瞬间:98篮球网比赛录像中的篮球盛宴》
- • 北京世博会地址:探寻历史与现代的交汇点
- • “双色球媒体擂台赛360:激情碰撞,智慧竞技,媒体风采尽展”
- • 涉诉金额近4亿元,“山水旅游第一股”ST张家界重整遇阻
- • 探索生物多样性:男女交配动态图背后的科学奥秘
- • 杨德龙:中美在科技领域呈现出你追我赶 各有千秋的格局
- • 基本面 | 2023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20%,增速连续三月回升
- • 邮储银行获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增持1109.2万股 每股作价约5.07港元
- • 市场聚焦美国财政部最新公告 寻找发债结构变化的信号
- • 中美声明引爆市场情绪!资金跑步进场埋伏,电子ETF(515260)单日吸金4431万元!
- • 新一轮加沙停火谈判预计在两周内达成协议
- • 耳后淋巴结肿大:症状、原因及诊断方法
- • 三级色黄:色彩中的神秘与魅力
- • 鼠年邮票设计图片:传承与创新的艺术展现
- • 寸照蓝底Cmyk:揭秘专业证件照背后的色彩奥秘
- • TCL李东生:全球化进入深度调整期,跨国企业需注重构建本土化的产业链和供应链
- • 揭秘三级片:那些你不能错过的精彩推荐!
- • 徐梦桃勇夺金牌,冰雪赛场绽放中国风采
- • 2018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经典传承,魅力绽放
- • 日本米价涨幅创1971年以来新高,日本游客专门赴韩运米
- • 《梦回千年,情系男主名字——探寻古风小说中的男子风采》
- • 华为宣布退出美国市场:战略调整背后的深意与影响
- • 开盘:美股周二高开 中东紧张局势降温
- • 山西10岁男孩被生母继父虐待致死案宣判:继父死刑,生母无期
- • 探索7k电影:高清观影体验的新境界
- • 儿童兴趣班:培养孩子多元发展的摇篮
- • 第1现场 | 土耳其10天发生761起野火,形势严峻
本文 快租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www.kuaizu.me/post/12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