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严格限制”,超高层建筑再戴紧箍咒

11 阅读:2 2025-07-16 00:32:03 评论:0

界面新闻记者 | 翟瑞民

据新华社消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2025年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部署城市工作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包括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严格限制超高层建筑,全面提升房屋安全保障水平”。

超高层建筑是指40层以上,高度100米以上的建筑物。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米时,不论住宅及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近年来,以摩天大楼为代表的超高层建筑受到国内城市的青睐,各地不断建设新的超高层建筑,刷新城市“天际线”。科技日报2022年8月报道,记者登录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网站查询发现,目前中国超过150米的建筑已经有2964座,其中超过200米的有964座,超过300米的有102座。世界最高的十栋超高层建筑中,有六个在中国。

但是,超高层建筑的弊端和风险也正在日益显现,其带来的火灾等公共安全问题尤其受到广泛关注。

2024年9月,国家消防救援局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称,高层建筑火灾风险主要有扑救难、业态多、蔓延快、疏散难四个方面,火灾亡人风险比较高。数据显示,2024年前8个月,高层建筑火灾共3.6万起,死亡203人。火灾起数虽然只占总数的5.4%,但死亡人数占总数的15%以上。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严格限制”,超高层建筑再戴紧箍咒 第1张

中国新闻周刊曾报道,超高层建筑的建造与维护成本高昂。由于需要克服自重、风载等自然因素,以及实现快速通行等需求,摩天大楼的建设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相关数据显示,建筑成本并非随高度线性增长,而是呈指数级上升,这对于地方财政和开发商而言都是巨大的压力。

同时,许多摩天大楼在建设之初,往往对市场情况考虑不充分,实际操作中,由于市场需求、经济波动等多种因素,不少大楼面临招商困难的困境,导致大量空间闲置。此外,为了维护这些空置的大楼,还需持续投入能源与人力,进一步造成了资源的无谓浪费。

2021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发布《关于加强超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指出,一些城市脱离实际需求,攀比建设超高层建筑,盲目追求建筑高度第一、形式奇特,抬高建设成本,加剧能源消耗,加大安全管理难度。

为此,这份文件提出,从严控制建筑高度。各地要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一般不得新建超高层住宅。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人口以下城市严格限制新建1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针对摩天大楼建设热潮,早在2020年5月,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已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严格限制各地盲目规划建设超高层“摩天楼”,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2021年7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管理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的通知》,再次明确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此后,我国对超高层建筑的“限高”方向越来越明确。2022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提出严格限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的建筑,并对新建250米以上的建筑提出了严格限制。

科技日报报道称,近年来,面对500米的“身高天花板”,开发商纷纷出招将建筑高度拉伸到极致:南京江北国际金融中心高度从600米降到499.8米,苏州中南中心由729米降到499.15米,西安中国国际丝路中心大厦由501米降至498米。

推荐文章

本文 快租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www.kuaizu.me/post/19704.html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